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

作者:牛阅川/闫钟清 时间:2023-09-27 点击数:

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

                        牛阅川/闫钟清

 

202385日,湿地研究所湿地与气候变化党支部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学院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在野外科学考察期间,参观了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的胜利曙光纪念碑及巴西会议红色遗址。通过重走长征路、学习党史、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形式,深刻体会了长征精神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信念,领悟了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革命斗志。这次活动也使党支部成员进一步深化了科研团队的政治引领,强化了理想信念,激发了团队的科研斗志。

“胜利曙光”纪念碑,即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位于若尔盖县班佑村。它由一组相互依靠、双眼紧闭的红军战士形象构成,真实重现了当时红军过草地时的情形。在当地志愿者同志的讲述下,党支部成员深入了解到当年那段悲壮的往事以及纪念碑的由来。八十多年前,七百多名红军战士历经艰难险阻走出草地后,又为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集体牺牲在草地边缘的班佑河边,牺牲在即将迎来长征胜利曙光的时候。多年以后,一座刻有“胜利曙光”的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在班佑河边,向世人诉说着多年前那段悲壮的往事。

巴西会议红色遗址位于若尔盖县巴西镇,由巴西会议会址、巴西会议纪念馆两部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纪念馆,党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了巴西会议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并参观了纪念馆中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伟人的旧居。19359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针对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在班佑寺大雄宝殿内召开了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批判了张国焘的错误,决定中央红军继续北上。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包座战役全线胜利,粉碎了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剩,并有效筹集了粮食,为三过草地的主力红军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党和红军最终摆脱政治困境,取得了长征最后的胜利。巴西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正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所指出:“由于巴西会议和延安会议反对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英勇的抗日斗争”。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集中走过若尔盖大草原,在这里度过了长征以来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也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红色印记。英勇的红军战士历经挖野菜、啃树皮、吃草根、煮皮带等食不果腹、极端恶劣的生存条件,以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革命信念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革命斗志,翻越雪山,跋涉草原,跨越沼泽,以大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时至今日,长征胜利已成为历史,然而长征精神依然能够时刻激励着我们继续走好我们自己的长征路,这也是我们当代科研人员担负国家使命的精神之源。

Copyright© 201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地址:北京颐和园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Tel:010-62824182  京ICP备 1100186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