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长时间尺度湿地生态状况空间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刘魏魏 时间:2023-01-12 点击数:

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全球湿地大面积丧失和功能退化。为遏制湿地退化,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恢复政策,实施了1100多个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湿地生态状况受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恢复措施的双重影响,然而两种因素下湿地生态状况净变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为此湿地所景观与规划设计组依托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和长期野外监测数据,揭示了过去近20年湿地生态状况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差异,明确了影响湿地生态状况的关键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保护恢复措施引起的生态状况提升抵消了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降低,使近20年来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提高了34.6%。湿地保护与恢复政策显著促进了生态状况的提高,主要是在衡水湖湿地的东湖湖区、西湖的林地和坑塘区域。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口增长显著影响了其他区域生态状况的改善。因此,两种因素加速了自然保护区生态状况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根据关键退化指标与重点退化区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与适应性的管理对策。该研究力证了实施湿地保护措施对改善湿地生态状况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强化湿地保护的必要性,并指出评估湿地生态状况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可为未来湿地保护性管理提供指导,以更好地协调湿地生态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该论文以题目"Wetland ecosystem health improvement from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fset the decline from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发表在《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湿地研究所刘魏魏,通讯作者为崔丽娟研究员与张曼胤研究员。本研究受到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经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ldr.4459.

 

Copyright© 201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地址:北京颐和园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Tel:010-62824182  京ICP备 11001867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