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所在解析大鸨种群遗传结构分化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作者:刘刚 时间:2022-10-14 点击数:

明确种群遗传结构形成和分化的驱动因素,是解析濒危机制的关键。栖息地丧失和退化降低了种群连通性,从而增加了濒危物种种群之间的分化,同时候鸟迁徙路线对种群形成和分化也起到一定作用。然而,越冬区的景观特征和迁徙路线对鸟类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尚不清楚,有关定量分析各驱动因素相对贡献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

大鸨dybowskii亚种(Otis tarda dybowskii)的越冬地集中在中国,单程迁徙距离达到2000km。本研究采用非损伤性DNA技术,对大鸨越冬种群进行遗传结构分析,整合和关联遗传分化结果、景观破碎化指标和迁徙路线数据。结果发现大鸨越冬种群具有低至中度但显著的遗传分化,种群空间结构与迁徙路线分布一致。基于方差分解分析的景观遗传分析表明,67.4%的遗传变异可通过地理距离隔离(IBD)来解释,相反,景观异质性则对遗传变异贡献56.5%。该研究阐明了景观异质性对大鸨越冬种群形成和分化的驱动效应,为保护对策制定和保护行动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

研究成果以“Geographic distance,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and migratory connectivity influenc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farmland-dependent wintering birds and their conservation”为题,发表于保护生物学top期刊《Biological Conservation》。湿地所副研究员刘刚为论文第一作者,龚明昊研究员和刘刚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李超、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鸨类专家组主席Mimi Kessler等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1 大鸨越冬种群遗传结构分化

2 地理距离和景观特征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Copyright© 2019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地址:北京颐和园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Tel:010-62824182  京ICP备 11001867 号